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。在十里鋼城,高爐噴薄的熱浪與盛夏的驕陽交織成雙重“烤”驗。生產一線的鋼鐵戰士們火力全開、勇毅向前,他們用汗水拼出了鋼鐵人的“炎”值擔當,那一張張被爐火映紅的臉龐,一道道被汗水浸透的工裝,在火熱的七月繪就了一幅壯美的鋼鐵圖騰。
直面“火焰山” 爐前工的顏值擔當
入暑后60℃的熱浪,讓整個爐臺如同一座“火焰山”。4#高爐丙工段的爐前工們正進行開鐵口作業。只見,爐前主操路濤雙手緊握開口機遙控器,汗水順著被高溫灼紅的臉頰滑落,轉瞬又被蒸干。他依然全神貫注地緊盯鐵口中心點,仔細聆聽沖鉆聲響,精準判斷鐵口深度:“師軍偉、史曉峰更換鉆桿和鉆頭。”話音剛落,兩人便頂著熱浪迅速行動,鉆桿與鉆頭的碰撞聲清脆地刺破了熱浪。“咝——”鐵口順利打開,1500℃的鐵流奔涌而出。副工長王鑫手持鋼釬,弓著腰挑開渣鐵溝的結塊浮渣,確保鐵流順暢。爐前工董智宏密切關注著鐵流速度與渣量;看罐工雷武軍時刻緊盯顯示屏上鐵水罐的數據,隨時準備指揮罐車就位,保證優質鐵水順利入罐。他們厚重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又烘干,凝結成一圈圈白色鹽漬,見證著鋼鐵人“戰高溫”的責任與擔當。
守護“水系統” 看水工的安全秘訣
高爐冷卻系統的穩定運行,對鐵前系統的安全生產至關重要,而看水工就是冷卻系統安全運行的“守護者”。從高爐爐底到38米高的爐身平臺,六層環形監測帶,他們需要對冷卻壁、送風裝置等上百個監測點進行“點陣式”監測,每次長達40分鐘的巡檢就像在進行一場與高溫的博弈。
看水主操閆江和徒弟孫健穿行在熱浪翻涌的風口平臺區域,對冷卻系統進行安全巡檢。閆江布滿老繭的手懸停在靠近直管牛頭與膨脹節法蘭上方3厘米處,像極了老中醫把脈:“感覺到這股氣流了嗎?儀器還沒報警,但這里的脈動已經亂了。”孫健手中的測溫儀紅光精準鎖定21#風口,數字在熱浪中跳動:“前端頭254℃,中間237℃……”讀數聲與筆尖劃過記錄本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。
熱空氣穿透厚厚的防護服,他們的后背早已洇出大片汗漬。當被問及能否優化巡檢流程時,閆江抹了把順著安全帽帶滴落的汗水,解釋道:“設備巡查過程中,每一個細節都容不得半點馬虎。”
運好“放心糧” 上料工的忠于職守
正午烈日當空,37℃的高溫讓地表蒸騰的熱空氣從厚厚的勞保鞋直往上躥。在56米的平臺鋼板上,上料班長趙曉磊緊了緊安全帽,貓著腰半跪在鋼板上,仔細觀察沉降罐堵塞情況。“劉臘,料罐壓力是多少?”沙啞的嗓音穿透對講機的電流雜音。“8kPa。”回應聲里帶著緊繃。趙曉磊眉頭一皺,轉動手中鋼釬角度,仔細探測料罐堵塞狀態。他朝身后擺了擺手:“欣榮,西側!”大錘敲擊的悶響在熱浪中回蕩……突然哧的一聲,渾濁的凝結物從排污口噴射而出。
“通了!快關閉排污閥,安裝排污管!”趙曉磊猛地起身,卻因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而有些踉蹌,他用力直了直身子,與馮欣榮合力完成了管道安裝作業。為確保高爐正常“吃料”,這群“鋼鐵消化科醫生”沒有片刻停留,又奔向下一處“病灶”。他們的背影在蒸騰的熱浪中漸漸模糊……
高溫,是“烤”驗,也是淬煉;汗水,是付出,更是勛章。爐前工、看水工、上料工……他們只是鋼城一線工人的縮影。在這片鋼城熱土上,還有許許多多的鋼鐵戰士恪盡職守,用滾燙的汗水和堅實的腳印,書寫著對“禹龍品牌”最質樸的忠誠。(龍鋼公司 趙明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