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漢鋼公司板材生產現場,設備檢修中心陳昌澤正俯身調試一臺精密設備,游標卡尺的金屬光澤映襯著他專注的目光。
1988年出生的陳昌澤,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,在崗位練就工匠絕活,用手中的銼刀與鏨子造就了從一名鉗工“小白”到陜西省國有企業職工技能大賽鉗工項目第九名的夢想,他的故事是工匠精神的生動寫照。
成長
“做鉗工把我這急性子都磨平了。”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。2011年進入公司鉗工崗位工作以來,陳昌澤始終秉持著對匠心的堅守,從一名青澀的學徒起步,在日復一日的設備檢修中磨煉技藝與心性。面對精密零件的毫厘之差,他反復用游標卡尺校準、調試,汗水浸透了工裝也渾然不覺。鉗工工作枯燥而辛苦,拆解、鉆孔等的重復操作一天要進行上百次,燙傷、劃傷更是家常便飯。但他正如他所言:“鉗工活兒就是一場修行,每一毫米的誤差都是成長的階梯。”。
創新
從雙高線建設再到中厚板項目建設,從地下油站螺栓的預埋到射線測厚儀和熱矯直機自動反吹裝置制作,在成長道路上,他不僅掌握了傳統鉗工精髓,且扎根現場鉆研設備工藝原理,將外出培訓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創新運用到設備難題攻克上。
在參與1#高線穿水系統及預精軋機組冷卻系統改造項目時,陳昌澤嚴格把控設備安裝質量,針對模塊軋機、穿水系統、吐絲機整體等設備安裝和調試工作中出現的問題,積極與團隊成員溝通制定方案,精心規劃施工路線,有效避免了因管路問題引發的生產故障,確保雙高線熱機軋制改造項目如期投入生產。同時,他帶領班組員工完成軋機側噴水增設施工,顯著提升了軋機的冷卻效果;主導實施了軋機進出口導衛高壓水除磷集管法蘭進行改造,解決了長期以來設備漏水問題,提高了除磷效果。據統計,他參與的板材加熱爐通風機傳動軸修復改造、壓下電機背包風機固定方式改造、加固軋機頂閥臺等改造項目,降低年設備故障率11%,節約水、電、氣成本及備件采購102.3萬元。
傳承
“獨行者速,眾行者遠。”如今,陳昌澤肩負起傳承使命,積極踐行“師帶徒”,將“毫厘必爭”的工匠理念薪火相傳,讓漢鋼的創新活力代代延續。
結合實際開展技能培訓,根據徒弟技能水平和崗位需求,制定了個性化的培訓方案,親自講授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演示。對于新員工,他耐心引導,從基礎技能入手,逐步提升其技能;對于老員工,他則引入行業內最新的技術和方法,拓寬他們的知識面,激發其創新意識。在他的示范引領下,徒弟們也屢獲佳績,成為公司新的技術力量。
先后發表了《軋鋼廠機械設備的潤滑與維護技術研究》《軋鋼廠機械設備的節能優化策略》等多篇專業論文。榮獲了“陜煤杯”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、第八屆陜西省國有企業職工技能大賽鉗工項目第九名等多項榮譽。
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,他目光沉靜如初:“我的天地便是這廠房之間。設備不息,創新不止;毫厘之內,藏有乾坤。”(劉姍 侯娥)